钓鱼蛇之所以叫这个名字,自然是与它的特别的捕鱼能力有关,而它在中国被称作“箭鼻水蛇”,而它捕鱼的速度更令人称奇,其过程仅仅只有百分之几秒甚至千分之几秒,换句话说要放慢N多倍才能勉强看清它们钓鱼的过程,可能被捕食的鱼儿们还没反应过来呢,就成了盘中餐了…

钓鱼蛇掌握着高超的捕鱼技巧,是水中一霸,其口鼻部的肉质增生物可用来引诱鱼及小虾上门,然后迅速张口啮咬并注入毒液,就像一位高深的垂钓者。更有甚者,它能准确判断出受惊吓鱼的反应,还能够让鱼儿主动钻进自己的嘴中而不是逃亡 。
这种水蛇能成功对其猎物实施干扰并能准确预测它们接下来的行为,当捕食鱼类时这种蛇的身体便呈现出罕见的‘J’型,直到鱼儿进入它‘J’字所能捕捉的范围时,它才开始采取行动。捕食过程仅仅只有百分之几秒,人的肉眼很难观察的清楚。有时速度甚至可以更快,达到千分之几秒。与一般的捕食者不同,这种蛇并不是一开始就朝猎物逃亡的方向追捕,而是将头直接处在其预测鱼逃亡的方向。
而钓鱼蛇更厉害的功力是,它们可以准确判断出受惊吓鱼的反应,然后从身体中发出“迷惑”鱼儿们的声波,让猎物乖乖调转方向游进它们嘴里。而钓鱼蛇也不同于其他的不失者,它们利用尾巴将自己固定在猎物逃亡的方向,而不是又开始就未遂“追杀”。
而它们的命中率之所以这么高,是因为它们甚至会“恐吓”小鱼游进自己的嘴里,因为它们往鱼类身体里注射的微毒素会麻痹小鱼的神经系统,再加上上文提到的“迷惑”鱼儿们的声波,钓鱼蛇们几乎是唾手可得各种猎物。
钓鱼蛇虽然是淡水蛇,但它的鳞片鳞脊隆起,腹侧的体鳞较薄较小,所以大大降低其在陆地上的活动力,于是乎它们绝大部分时间全部生活在水里,而且它们可以连续潜水超过6分钟再换气,以埋入泥中的方式度过干季,活动时间并不详,可以说十分神秘了。
0 Comments